
颈肩腰腿痛多为慢性劳损及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以病患部位疼痛、肿胀甚至功能受限为主的疾病。在越来越被细化的门诊面前,不知疼痛病因的患者看病犹如进“迷宫”,可能要辗转骨科、内科、疼痛科、康复科、中医科等多个科室,找不到合适的医生,挂错号现象难以避免,浪费时间和精力,疗效往往并非所愿。
为进一步改变这种局面、提高群众就医的便利性,衡水市第四人民医院脊柱骨科特别开设颈肩腰腿痛“一站式”服务模式,由脊柱骨科主导,联合康复理疗科、中医科、疼痛科、肌电图室等临床诊治力量,短时间内完成多学科会诊,既能帮助明确患者发生疼痛及功能障碍的原因,又能有针对性地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在脊柱骨科走访中,正遇到就医的王女士。她是一名机关单位文员,患颈椎病多年,吃药、针灸、推拿都尝试过,但病情依然不时发作,且一次比一次严重,疼痛也从颈肩蔓延至手臂,还伴有手臂麻木。她说:“保守治疗总不见好,手术又担心风险,听说四院有颈肩腰腿痛一站式服务,马上就过来了。”
在这里,脊柱骨科、康复理疗科的医生,仔细聆听患者和家属的描述,并从各自专业角度综合分析,为王女士做了针对性的体检,提出专业的保健、治疗意见和建议,先予以物理治疗、缓解目前的肌肉紧张疼痛等诊治方案。同时,嘱咐王女士调整心态,改正平时不良行为习惯,适当自我保健锻炼,保证睡眠时间等。
无独有偶,市区的李先生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年,多地求医无果又不愿手术,病情严重后到四院就诊。专家会诊后给出的诊断是腰椎间盘突出伴坐骨神经痛、腰背肌筋膜炎。疼痛科医生给予了局部神经根封闭,结合脊柱科的小针刀为他治疗。渐渐地,他能够弯腰、下蹲,四肢也灵活了。康复理疗科医生又辅以特色中药艾灸、针灸、推拿治疗等,李先生肢体基本恢复正常功能。
近年来,颈肩腰腿痛发病率日渐升高,发病人群不仅是中老年人,青少年患者也在迅速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用颈或用腰姿势不当、工作过度劳累、电脑手机使用频繁、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下工作生活等。很多人是多部位同时发病,治疗起来往往要往返门诊的几个诊室,十分不方便。衡水四院从改善医疗服务入手,实施了本市首家颈肩腰腿痛疾病“一站式”服务模式,将传统中医疗法与现代高科技相结合整体改善患者身体功能。患者也无需再辗转多个科室,减少了就医的时间和挂号的费用。
目前,在颈肩腰腿痛“一站式”服务模式中,脊柱骨科收治患者后,主管医生申请康复理疗科、中医科、疼痛科等科室前往会诊,给出治疗建议并执行操作。会诊科室尽量让患者接受床旁治疗,避免四处奔走;治疗师保持与主管医师沟通,必要时参与大查房,实现治疗意见的统一性和治疗方案的连续性。同时,各科室利用空闲时间统一培训,互相了解各科优势,建立了颈肩腰腿痛疾病阶梯治疗的整体理念,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通过一段时期的运行,我们能够看到,从门诊到病房,从中医到西医,从保守到微创直至高端的矫形融合技术,科学而简约的‘阶梯式’就医模式正在逐渐形成!”副院长兼脊柱科主任王清和说,“这种模式提高了患者就医效率,实现了一科主导,多科协作,因人而异,辨症诊疗,精准施治,从根本上改变患者的就医体验!”
在“阶梯式”就医和治疗中,医生始终坚持“能保守,不手术;能微创,不开刀”的治疗理念。保守治疗主要有中医药物、按摩、牵引、针灸、理疗、中药熏蒸等传统医学;中西医结合技术有局部神经根封闭、小针刀、穴位注射。在微创手术方面,脊柱骨科开展了射频消融、脊柱内镜技术(椎间盘镜、椎间孔镜、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椎体成型术 (骨水泥填充技术);在开放融合矫形手术方面,可以实施治疗多阶段矫形手术、复杂高位高风险脊柱相关疾病等。
如今在衡水四院,已经有百余人通过颈肩腰腿痛“一站式”服务模式得到治疗。不仅治疗确切、效果满意,而且诊疗便捷,让患者切实感受到了医院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本报记者 刘国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