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体育

这6类事业编岗位,将退出编制体系,“铁饭碗”也不“铁”了

“一招入编,后半生就是铁饭碗”,

以前,只要进入编制内工作,就意味着下半生稳定了,不用再为就业担忧,而且福利待遇好,退休时养老钱还更高。

然而时代变化,没想到,所谓的“铁饭碗”如今却变得越发脆弱了…

2025年,事业编改革的脚步声逐步逼近,甚至包含医院、高校在内,纷纷宣布了“变革命令”。

尤其是以下6类事业编岗位,将退出编制体系,取而代之的是“竞聘制”“合同制”,以后的“铁饭碗”,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铁”了



第一、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来了

以前总说大学教授是“铁饭碗”,只要上岗,就等于是“终身教职”。

但没想到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高校开始打破“一聘定终身”,也开始实行签订“聘期合同”,三五年期满就得“考核过关”或“面临再评估”。

而且,不光是高校,多地中小学也迎来“聘任制”,比如去年8月,天津市西青区就实施了中小学教师聘期管理实施方案,其中就明确:

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打破“一聘定终身”,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聘任实施动态管理。

而且,教师岗位聘期为3年,考核分为合格、不合格;合格是续聘、岗位晋升的必备条件;考核不合格,合同期满一般不再续聘。

激烈的考核压力下,让很多人也明白,提高教学能力、取得突破,变成了“唯一出路”。



第二,医院岗位:开始“合约制”

以前的公立医院岗位,也几乎是稳定的事业编制。

一旦医护人员入编,就不用担忧未来工作问题,可以直接干到老。

但是现在则不同了,已经有不少医院开始“瘦身”,新招的医护人员不再有编制,而是签订劳动合同,同样有绩效考核。

这说明,以后的护士等岗位,也要像私人企业职工,签合同上班了,

如果你是经验丰富的护士,工作还能稳定,如果你是刚入行的年轻人,或者不在核心岗位,以后的稳定就难说了。



第三、后勤岗位:“招聘”转“外包”

以前后勤岗位也是事业编制,别看同样是扫地搞卫生,能进入事业单位的,很多都是有编制的。

比如司机、保洁、水电工、维护人员,这些岗位在很多单位已经开始由直接招聘转向“外包”。

意味着,事业编制的后勤岗,也在逐步退出编制体系,以后的后勤服务将更加市场化了,“铁饭碗”碎了。



第四、行政执法岗位:成为公务员队伍

以前,像城管、市场监管等岗位,也都是事业编,以后这些岗位或将转为公务员体系。

不过,别以为转为公务员体系,以后就能“铁饭碗”“高枕无忧”,

实际上也要考试,达标才能转公务员编制,考不上,结局多半是“转岗”或成为“劳务用工”。

这种转变,也能提高岗位办事效率,不是吗?



第五、经营性单位:从“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型

像设计院、招待所、印刷厂这类单位,这些本身属于事业单位,但实际上都是“带有经营性质”的单位。

按照改革方案,这些单位里原本拥有编制的人员,将重新签订劳动合同,从“吃公家饭”的“单位人”,变成“凭本事吃饭”的企业员工。

以后,职工领取的就不再是事业编制的工资,而是市场化工资。

而且这一变革下,未来“吃”财政的会越来越少,留在这里的员工,要么接受转企要求,要么主动离开,寻找新的出路。



第六、科研辅助岗位:由“编制”到“绩效”转变

科研机构的辅助岗位,比如资料管理员,数据分析员等等,同样没逃过大洗牌,

以前这些岗位同样享受事业编制,工作稳定,但是以后,这些岗位也将迎来“岗位聘任制”,不再是是“铁饭碗”

以后也要绩效考核,也有“末位淘汰”,这个改变,既能合理配置有限资源,又能激发潜力。



文末结语:

“精兵简政”大刀阔斧,意味着从此之后,大家的竞争也将变得更为激烈。

以后,唯有不断提升““硬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胜出,否则时代要抛弃、淘汰你,毫不留情!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国都市新闻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国都市新闻报 dsn.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