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安徽建筑大学“绿筑循环”项目:用微生物“修复”建筑再生骨料,铺就低碳中国新路

项目负责人胡程带领团队攻克再生骨料缺陷难题,推动“无废城市”建设进入技术落地阶段

当城市更新按下“加速键”,数十亿吨建筑垃圾如何“变废为宝”?

安徽建筑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的一支研究生团队交出“硬核”答卷——历经3年攻关,他们研发的“绿筑循环——微生物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化方案”,

首次将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应用于复杂组分再生骨料修复,实现再生混凝土抗渗耐蚀性能提升50%以上,吨处理成本降低70%,碳排放减少90%。

从“填埋场”到“实验室”:建筑垃圾的“重生”密码

“传统再生骨料孔隙率高达11.5%,吸水率是天然骨料的1.3倍,导致混凝土强度低、易开裂,只能用于路基回填。”项目负责人、2023级研究生胡程介绍,团队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压汞仪等精密仪器,首次建立了“再生骨料缺陷组分-性能劣化”量化模型,发现当旧砂浆、砖等脆弱组分占比超30%时,骨料吸水率激增40%。

针对这一痛点,团队创新性首次提出了基于微生物驯化下对再生骨料孔径毛细管化自养护技术,解决了再生骨料混凝土因孔隙率大、释水快而造成自收缩明显等问题,使孔隙率降低25%以上,释水率降低了19%。胡程比喻道:就像给骨料做‘微创手术’,既堵住了孔隙,又增强了界面粘结力。”

双重抗侵蚀:让再生混凝土“泡”在盐碱地也不坏,团队负责人胡程表示:为破解再生骨料内部硫酸盐侵蚀难题,团队研发了多糖凝胶负载钡盐抗蚀剂,与矿物外加剂复配后形成“内部消耗-外部抵御”协同机制。实验数据显示,使用该技术的再生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等级达KS120(行业最高标准),90天强度增长65%,氯离子扩散系数降低53.69%。

该项目已获得安徽省挑战杯赛事省级二等奖,武汉理工大学丁庆军教授评价:“该项目破解了再生骨料性能瓶颈,为建筑行业‘双碳’目标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安徽省住建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推动该技术纳入“无废城市”建设示范项目库。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中国都市新闻报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新华社北京7月24日电(记者赵文君)今年1至6月,我国共开展汽车产品召回87次,涉及车辆528.06万辆。截至今年6月30日,我国累计开展汽车产品召回3162次,召回车辆1.19亿辆。 这是记者24日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的。从召回性质看,今[全文]
    2025-07-25 00:22
  • 据新华社消息,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2025年4月28日发布通告称,天安门城楼自2025年5月6日起暂停对外开放,以进行设备维护和检修工作。目前,天安门城楼的施工围挡已经拆除,重新亮相,但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告。7月17日拍摄的天[全文]
    2025-07-22 01:49
  • 7月20日,红星新闻记者从权威信源了解到,因从越南、缅甸走私3万多只“冻鸭”制作酱板鸭,湖南常德5名酱板鸭企业负责人一审获刑。其中一名被告人供述,走私冻鸭每只比市场价便宜两三元,他想降低成本多赚钱才这样做。另有负责烤鸭工序的企业员工指证,负[全文]
    2025-07-21 23:50
  • 娃哈哈集团创始人宗庆后离世一年半后,一场遗产争夺战在香港打响。三位自称为宗馥莉“同父异母的弟妹”,将娃哈哈现任掌门人——宗庆后之女宗馥莉告上法庭。报道称,原告的律师表示,除了香港高院的起诉外,这三人还在杭州的法院提起诉讼,以确保获得每份价值[全文]
    2025-07-17 23:23
  • .video-2017 .play-video-area img {width: 100%;height: 360px;object-fit: contain;}来源:南方周末自2025年7月8日起,救援力量不停搜救失联人员,已超过60小时[全文]
    2025-07-12 23:49
  •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时报驻法国特约记者 邵琦 环球时报记者 杜天琦】当地时间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开始对英国进行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在英国议会发表演讲时,马克龙表示,在这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法英两国将通过捍卫民主、法律和国际秩序来“拯救欧洲”[全文]
    2025-07-11 00:36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中国都市新闻报 dsn.zjx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